经过记者宋双
自2004年人社部公布《公司养老金试行办法》以来,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 公司的养老金从无到有,从490亿元规模到6714.32亿元,也许到了可以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的时候了。
近十年来,公司的养老金规模没有爆炸性增长,增速一直很缓慢。 《每日经济信息》记者了解到,公募基金是投资管理者的主体,对公司年金的快速发展相当重视,但由于快速发展价格过高,基金企业目前仍处于“亏本赚钱”阶段,投资管理规模合计也低于保险企业。
一位机构干部表示,密切看好公司年金未来的快速发展机会,公募基金既然不能改变单一投资管理者的身份,就必须做好投研和产品设计,提高自身吸引力。
上半年公司养老金规模数据出炉
公司养老金的快速发展地位及其对我国养老支付体系的意义,不必过分强调。 为了使公司年金的投资运营更加透明,人社部从年开始更详细地按季度、半年、年度公布公司年金的规模和投资收益。 10月8日,年第二季度和上半年的公司年金数据新鲜出炉。
数据显示,截至上半年期末,建立公司养老金制度的公司总数已经突破7万家,达到74850家,年末为66120家,年末为54737家。 员工人数2169.42万人,年末为2056.29万人。 今年上半年末,公司年金累计和实际投入运营额分别为6714.32亿元和6471.55亿元,去年年末为6034.71亿元和5783.6亿元。
今年上半年新增的公司年金组合数为102个,到半年末确立的组合数为2621个,去年年末为2519个,年为2206个。
众所周知,公司年金比其他投资产品更重视风险和收益的平衡。 《每日经济信息》记者了解到,公司年金产品年平均收益率为5.68%,年为3.67%,今年上半年达到3.44%。 上半年收益率最高的是其他包含计划权益的产品,为3.67%; 其次是集合计划中的固定收益类产品,为3.56%。 可见固定收益类产品和含权类产品在收益上没有差别。
目前有20家机构拥有公司养老金投资管理资格。 从规模来看,20个机构二季度增长总量361.5亿元,增长前五位分别为泰康资产、中国人寿、平安养老、长江养老、中金企业,分别增长58.03亿元、44.12亿元、42.02亿元、31.44亿元、31.43亿元 公募基金企业华夏、易方达紧随其后,一季度规模分别增长30.25亿元和26.85亿元。 20个机构中,只有南方基金和中国人保二季度规模下降,分别减少835.5万元和3.81亿元。
与去年年底相比,今年上半年20家机构投资管理规模累计增加687.95亿元,其中泰康资产依然领先,达到110.68亿元。 其次是中国人寿、平安养老、中金企业、长江养老、华夏基金、太平养老、易方达基金,规模增长均超过50亿元。 三家机构上半年规模缩小,其中中信证券上半年规模最少,为13.06亿元。 无论是总量还是增量,华夏基金在公募基金投资管理者中长期处于领先地位,易方达也明显在追赶。
截止到上期末,20个机构管理总规模第一位是平安养老,为893.48亿元。 其次是中国人寿785.5亿元、泰康资产622.94亿元、华夏基金563.33亿元、长江养老417.42亿元,均居前五位。
十年规模增长比较缓慢
2004年以来,公司的养老金增长率一直很缓慢。 博时基金总裁助理兼年金业务部社长耿红认为:“公司年金目前的绝对规模确实没有达到当初制度设计时的市场预期。” 但她指出:“虽然增长速度很慢,但从快速发展的稳定度来看,总体上是健康的。”
公司养老金的将来有可能急剧增加吗? 耿红认为,这首先取决于相应的政策能否落实配套,能否真正发挥激励作用。
客观地说,在老龄化的压力下,十年来公司的养老金政策不断宽松升级,这对于国内的养老金市场来说,其实是件好事。 只有认识到整个社会流传至今的养老金困境,才能转变思维,共同寻找出路,引起社会对养老体系第二大支柱——公司养老金的足够重视,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备受关注,对员工尤其如此。 相对于发达国家成熟的公司年金计划,我国才刚刚开始。
如上所述,公司养老金的迅速发展需要政策红利。 年是政策奖金集中发放的一年,人社部先后下发了第23号文件《关于扩大公司年金基金投资范围的通知》和人社部第24号文件《关于公司年金产品有关问题的通知》。 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养老金制度改革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进一步放宽投资限制的去年底,公司养老金、职业养老金实行个人所得税递延纳税优惠政策的巨大收益传了出来。 该政策于今年1月1日正式实施,当时一家基金企业高管向记者兴奋地表示:“美国基金行业辉煌的30年基本上始于401k计划,但从现在开始实施延纳税优惠政策是历史性的一步。”
为什么许多好政策出台后公司养老金规模的增长依然有限? 耿红指出,以递延纳税为例,这种缴费模式是与国际接轨的模式,但目前发布的文件还需遵循实际操作细则。 在细则未确定之前,一些拟建立公司年金计划的公司暂时处于观望状态。
耿红多次期待着公司养老金未来的迅速发展。 由于我国经济增长值得期待,更多的公司有条件加入公司养老金计划,加之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不可逆转,单靠国家财政难以支撑巨大的养老压力,决策层对养老保障体系顶层设计的重视程度也前所未有。
经营价格高,贪图公募利润
应该说公司养老金从一开始就具有“先进性”。 首先要打破混业经营的结构,将保险企业、公募基金、证券公司等不同的资金管理机构放在同一个平台上竞争。 由于公司养老金资金性质的特殊性,该管理层在制度设计上为了规避风险可谓煞费苦心,因此各项计划必须汇聚受托人、账户管理者、管理者、投资管理者四方,缺一不可。 其中,公募基金企业参与的角色只有投资管理者。
所有具备公司养老金管理资格的机构必须是行业领导者。 在现有的20家投资管理机构中,公募基金有11家,即海富通、华夏、南方、易方达、嘉实、招商、富国、博时、银华、国泰、工银瑞信。 保险企业7家,即中国人寿、长江养老、中国人保、太平养老、平安养老、华泰资管、泰康资产; 证券公司有2家,中信证券和中金企业。
公募基金企业数量最多,但规模比不上保险企业。 截至上期末,11家基金企业合计管理规模2662.62亿元,华夏563.33亿元最高,嘉实409.4亿元、工银瑞信327.35亿元、博时295.75亿元、海富通259.7亿元、南方258.09亿元、易方255.5亿元。 中信证券和中金企业的规模也不容忽视,分别管理315.14亿元和290.04亿元,共计605.18亿元。
耿红指出,保险企业具有规模特征的主要原因是其营销力。
不仅同行竞争对手很强,公募基金企业在开拓公司养老金市场方面还面临着自己的障碍。 耿红认为,最大的障碍是公募基金只有单一的投资管理者资格,处于这个“食物链”的末端。 保险公司大多是受托人,也是账户管理者,具有“先天”的特点。
《每日经济信息》记者知道,私募基金企业目前仍处于“赔钱赚吆喝”的阶段。 耿红说,公司的养老金是高投入业务,投入的财力与获得的利益不成比例。 第一,有两大支出。 首先是人力,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价格,包括投资研究、销售和后台、风控、会计核算等业务。 其次是整个管理系统的支出。 由于公司年金计划的特殊性,即使是单一账户也有很多投资组合,即使进行管理,经营价格也会变高。
耿红表示,要降低经营价格,重要的是大力推进养老金产品的快速发展,整合内部管理资源,“在本公司养老金团队内部也在进行调整优化,以更及时有效地应对顾客的诉求。”
那么,公司养老金行业的公募基金特征在哪里? 耿红认为,作为专业的投资机构,公开募集的特点仍然集中在资产配置和投资管理上是立足之本。 此外,基金企业的决策机制和流程可以切实克服短期市场波动,反复制定投资方针、资产配置和投资理念,取得比较满意的长期收益。
包括资本在内的计划规模突出
根据委托人的区别,公司养老金分为单一计划、集合计划和其他计划,各类分别为固定收益类组合和含权类组合。 两者的区别在于委托人的房子数量。 虽然公司养老金单一计划只有一个公司,但是有多个公司可以参加公司养老金集合计划。
截至上半年末,单一计划数量为2224个,总规模为5561.23亿元。 其中固定收益类524个,期末资产额835.27亿元,上半年加权平均收益率3.11%; 权益类达到1700个,总规模4752.96亿元,上半年平均收益率为3.51%。 集合计划共有146个,总规模为581.74亿元。 此外,其他计划28个,总规模77.96亿元。
包括资本在内的整个方案的数量和规模远远超过固定收益类,证明参加养老金方案的公司对收益有一定的需求。 包括资本类计划在内的股票投资比例在30%以下,但前两年a股行情疲软,各计划不敢向资本类倾斜投资比例。 因为这个资本类计划和固定收益类养老金计划的收益没有差别。
人社部抽样公布了部分公司年金计划的投资现状,今年3月25日成立的公司年金产品银华干利股份型年金产品,二季度投资收益率达到7.14%。
去年发布的人社部第23号文将公司年金投资范围扩展到了商业银行财科技商品、信托产品、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特定资产管理计划和股指期货。 《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观察到,已有多家公募基金企业发行适应新投资范围的公司年金产品。 例如,海富通昆仑信托型养老金产品、工银瑞信添惠信托产品型养老金产品、工银瑞信年盈特定资产管理计划型养老金产品等。
耿红表示,尽管公司养老金投资目标有所缓和,但由于对资金安全的高要求,最重要的是要把握风险平衡,避免高风险投资,“有些机会不得不放弃”。
众多的投资工具丰富公司的养老金产品是一大趋势,产品创新的思路也必须同时进行投资工具的运用和风险规避,跟上经济改革的步伐。
标题:“公司年金十年规模达6714亿 公募仍在“赔本赚吆喝””
地址:http://www.laszt.com/lhxinwen/926.html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