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以来,中国货币市场利率大幅上升,成为近期金融市场最强的“闪电”。 受端午节周日效应、银行体系准备补缴存款、前期央行重新发行中央银行券、热钱流入少导致外汇占款下跌等影响,银行体系资金面突然紧张,各期限利率水平大幅上升,其中夜间拆借利率一度上涨至9.6%。
如果说货币市场利率大幅上升是因为流动性紧张,那么央行可以通过继续放松货币政策来缓解。 但从现实情况看,央行的货币政策并不紧,而是比较宽松。 年1~5月,m2余额从97.42万亿美元增加到104.21万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54%,远远高于年中央经济实务会议13%的目标值。 另一方面,从顾客物价指数( cpi )和生产者物价指数) ppi )的数据来看,通货膨胀状况相对可控,央行完全有更大的缓解空
但现实情况并非如此简单,中国实体经济结构严重扭曲,将继续大幅放松货币政策,投资过热再次重现,产能过剩和泡沫化可能威胁经济和金融健康。 过去十年,由于中国经济严重依赖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大型工业、重工业和房地产领域过热,产能过剩。 这些公司也大部分是国有公司。 因此,由于融资渠道比较多,如果资金面依然宽松,这些领域的生产能力可能会进一步上升,这将脱离中国的实际诉求,最终导致大量不良债权,影响中国银行等金融体系的健康。
不仅如此,中国信贷市场结构也严重扭曲,在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的情况下,货币供给和信贷各种渠道的流量差异很大,这也是利率暴涨的直接因素。 由于利率没有市场化,各大金融机构通过各种方式吸收存款。 这对中小股份制银行来说尤其如此。 由于这些银行存在存款短期化和贷款长期化的现象,货币存款金融产品化和表外化的演化速度非常快,一度成为中小股份制银行增收的第一模式。 这样必然的结果是存款产品竞争加剧,货币市场利率大幅回升。 另一个是信托等影子银行,由于各种牌照最为齐全,这也成为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融资的第一渠道。 这可以从近两年信用总额对社会融资量的比值中看出。
正是由于存在扭曲的信用市场结构,扭曲的实际经济结构得以延续,银行金融产品和信托产品融资不断为固定资产投资提供流动性。 如果中国央行继续放松银行间的货币供给,银行的产品化和信托化现象将更加严重,央行控制货币总量的初衷将完全无效。 因此,货币政策严厉损害了实体经济,而宽松则进一步扭曲了经济结构。 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选择方面陷入困境。 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来看,长期保持经济的均衡稳定增长必须与短期经济和金融风险的控制相一致。 因为,均衡的货币政策是一个更长期的过程。
从目前的中国经济数据来看,通胀形势相对可控,cpi和ppi均略低于预期,这反映出诉求相对疲软,另一方面,由于货币政策,拉开了更大空的距离。 从目前的信贷数据、社会融资量和m2增长率来看,均略高于年政府经济实务会议的目标值,但由于实体经济和信贷市场结构扭曲,央行货币政策也难以大幅放宽,近期货币市场利率大幅上涨反映出央行对流动性注入的谨慎。 因此,商品期货价格走势首要取决于领域供需方面的表现,宏观和金融方面的影响相对较小。 从产业周期来看,过去10年大宗商品牛市大幅增加大宗商品生产投资,但中国经济逐渐面临转型,商品诉求增长逐渐放缓,供需平衡逐渐从供给需求转为供给需求过剩,商品承压下行趋势也更加明显。 (作者是永安期货拆解师朱春明) )。
原文链接: epaper.stcn/paper/zqsb/html/epaper /索引/内容_ 478463
标题:“货币市场利率飙升 基本面主导商品走势”
地址:http://www.laszt.com/lhxinwen/375.html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