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68字,读完约4分钟
作为最大的快速发展中国家,中国对石油涨价的敏感度可能居首位。 世界石油价格暴涨,进口型通货膨胀压力就会到来。 世界石油价格暴跌之际,又听到过进口型通货紧缩的担忧。
最近,国际原油价格持续大跌,本周五( 11月14日),国内油价迎来新的调整窗口,国内油价“8连跌”成为可能。 近期油价下跌引发了人们对中国通货紧缩的担忧: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10月份cpi较去年同期上涨1.6%,同比涨幅与9月份一样,徘徊在近5年低位,但PI连续32个月走低。 对此,一些市场人士分析认为,中国的通缩风险上升了。 那么,油价大跌会给中国带来通缩压力吗? 我认为没有必要这样担心。
首先,从历史上看,中国饱受高油价通胀之苦,很少遭受油价下跌带来的通缩。 2005年,国际油价持续暴涨,这一年,国际油价由低油价进入高油价时代,中国经济遭受其痛。 因为这一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所需的石油、铜、铁矿石、煤炭等基础资源价格暴涨,中国经济增长的代价倍增。
虽然近期ppi跌幅连续扩大,但主要受原油、成品油、钢材价格跌幅扩大的影响。 但考虑到这一点,油价大跌给中国带来通缩压力似乎不成立。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cpi同比涨幅与上月持平,整体保持稳定。 食品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2.5%,比上个月略有扩大; 非食品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1.2%,涨幅比上月略有下降。 非食品中,与去年同期相比价格上涨较多的是家庭服务和高等教育,涨幅分别为9.0%和3.8%; 与去年同期相比,价格下降较多的是汽车用燃料,汽油和柴油的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6%和7.8%。 首要原因是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下跌,国内成品油价格下降。 10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个月下跌0.4%,比上个月下跌幅度与9月相同,比去年同期下降2.2%,比去年同期扩大0.4个百分点。 30个主要工业领域中,价格环比上升的领域有煤气生产和供应、纺织品服装、非金属矿产产品等,下降的领域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黑色金属矿开采、石油加工等。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表示,工业生产者出厂价环比持续下降是受国际油价连续下跌和国内部分领域产能过剩的影响。 显然,尽管受到国际原油价格下跌的影响,但国内部分领域的产能过剩和诉求下降是ppi持续下降的根本原因。
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不可逆转。 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注意和中国经济问题的解体必须在这个大背景下进行,否则将成为一叶障目。 结构调整的基本几个方面是去“生产能力”。 因此,如果把CPI和PPI的数据放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看分解,一些数据可能处于“失真”的状态。 因为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 正如国家统计局信息发言人盛来运指出的,从几个方面的情况来看,对中国经济陷入通货紧缩的评价证据不足。 通货紧缩通常是指市场货币流通量减少,物价持续下降。 但今年以来,我国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流通量保持着较为稳健的增长速度。 9月份cpi回到2%以下的最大原因是,去年同期的对象基数比较高。 从上月来看,9月份的cpi比上个月上升了0.5%。 这证明了物价仍然处于总体稳定、平稳上涨的状态。 随着冬季的到来和一些食品供求关系的特殊条件的影响,国家统计局初步评估,未来几个月cpi很可能温和上升。
再次,油价下跌刺激中国经济增长。 在世界经济恢复不明朗的情况下,油价下跌会降低经济运行价格,刺激中国经济的增长。 要刺激费用,首先必须让客户手里有钱,油价大幅下跌的效果和减税一样。 油价低不仅会降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价格,还会降低普通客户的支付价格。 油价低会降低普通客户的出行价格,间接刺激费用。 (() ) )、旅游、商务等领域获得很大的利益。 因为,油价大幅下跌不仅不会给中国带来通缩压力,还会刺激中国经济增长。
标题:“油价大跌会给中国带来通缩压力吗”
地址:http://www.laszt.com/lhxinwen/7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