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270字,读完约16分钟

刘奇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农经学会副会长、中国农村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

供给侧结构改革已经成为国内外各界人士关注中国经济的焦点。 所谓供给侧结构改革,一言以蔽之,就是诉求侧升级了、供给侧没有跟上、诉求侧和供给侧升级错误等,在市场上造成了生产能力过剩、库存积压的现象。 应对方法是推进供给侧的结构升级。

“刘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发何处”

作为我国经济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决不是农业的结构调整,而是农业的制度性改革。 一举增补中央提出的任务,对农业至关重要。 包括七个方面:一是水土管理,二是三产融合,三是科技移植,四是搞活经营,五是生态系统保护,六是城乡一体化,七是迎接新乡运动。

“刘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发何处”

一、水土管理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土管理是农业的主要问题。 中国是世界13个贫水国家之一,淡水资源非常匮乏,人均淡水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的27%。 中国长江以南36%的耕地拥有全国81%的淡水资源,这意味着北方农业的快速发展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缺水问题。 我国比较有效的灌溉面积刚过50%,干湿保证自不必说。 目前最突出的问题是大幅增加比较有效的灌溉面积和干湿保证面积。 总体来说,第一要抓紧四件大事。 一是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 二是建设水库,使用地表水,保障生活用水;三是重视节水型农业的快速发展;四是净化水资源,严防污染。

“刘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发何处”

与此不同,必须首先保护土地。 耕地红线永远无法突破。 粮食产量十二连增,特别是很多地方粮库都满了,没有地方放了,农业已经过关,耕地红线已经不需要保护了,出现了一点错误的认识。 我国比美国人口多10亿,但耕地数量少近10亿亩。 我国一公顷的土地要养活十多人,而美国一公顷的土地只需要养活0几块,证明我国的土地资源还十分不足。 而且,改革开放以来,每年有数千亩耕地相继被城市、工业区、开发区蚕食。 因此,可以保护耕地的红线。

“刘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发何处”

其次,必须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美国农业追求劳动力生产最大化,而我们土地资源非常有限,所以农业追求的目标是土地生产最大化,不同的目标在做法、路径、手段等方面当然也不同。 一个人鼓励建设美国的现代化大农场,但是现在我国人口稀少地区的农场现代化程度比任何国家都高,比如黑龙江农场的1万6千亩水田用激光水平仪做平面。 但在中西部地区,必须适度规模经营,即家庭农场规模适中。 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的文件说得很清楚,它是当地承包农户的10到15倍。 也就是说,一个农户承包10亩的话,就是100亩。 15亩的话,就是150亩。 这是目前最适合我们家庭农场的规模经营,并不是越大越好。 大规模农场不适合人口稀少的中国国情。 国家已经陆续出了十瓶煤气十瓶水十瓶土十瓶,要认真贯彻三个十瓶精神。

“刘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发何处”

二、三产融合

20世纪90年代,日本一位学者提出将农业建设成第六产业,即一二三生产能力融合迅速发展的产业。 美国农民只占总人口的1%多,但为美国农业服务的服务业就业人数占美国总人口的17%-20%。 也就是说,一个农民种地后,有十多人为他服务,所以我们的二产、三产有很多可以复制的地方。

“刘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发何处”

目前,农民收入增长最快、最方便、最及时见效的是乡村旅游。 因此,可以定位为中国农民的第三次创业。 中国农民最初创业带动乡镇公司快速发展,第二次创业是在城市打工,快速发展乡村旅游是中国农民第三次创业。 最初的创业不离开家乡,在自己家门前工作,带来了过度消耗资源,污染环境的问题。 第二次创业去了城市打工,离开了土地又离开了故乡,赚了一点打工钱,荒废了自己的故乡,种了别人的土地,但是荒废了自己的土地。 第三次创业,开发乡村旅游才是自己做,自己决定,建设自己的家乡,同时为子孙万代谋福。 如果自己的故乡成为好的观光点,后代就能享受这个福利。

“刘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发何处”

(/h ) )过去,我们的城镇没有生病的时候,大家都向城镇蜂拥而至。 现在城市的病越来越重,交通堵塞,噪音,空煤气很脏,大家回头看,最适宜居住的地方还是农村,这是世界性的潮流。 目前,欧盟在农村居住的人口占58%,重返农村的人口集中在25至40岁之间,他们居住在农村并在城市工作。 英国的乡村旅游非常发达,英国的民意调查显示,25%的人每年经常去乡村旅游,50%的人偶尔去乡村旅游,81%的人每年至少去一次以上的乡村旅游,这样的市场潜力非常大。 据调查,总人口在6千万以上的法国乡村过夜游客在3千万以上,法国一半以上的人在乡村住了1晚以上。

“刘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发何处”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生活习惯的改变、闲暇时间的增加、交通通信的发达,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潮流,中国当然也不例外。 年末,我国到全国乡村的旅游人数为12亿人,到年末达到22亿人,一年间增加了10亿人,因此开发潜力很大。 有关方面预测,到2009年可能达到65亿-70亿人。 从费用方面来看,现在有三种群体去乡下寻找自己的景点。 首先,是最富有的人。 3人(名山大川、名人的故乡、名胜古迹) )结束了旅行。 虽然他们要去海外旅行,但是文化背景不同。 我知道有个词叫海外的有好山、好水、寂寞。 在国内被称为肮脏、凌乱、快乐。 因此,这些有钱人去乡下找景点。 其次是中产阶级。 他们三人看一部分,一边继续看三人,一边在乡下找一点,去生态好的地方玩。 再有,是最贫困、社会最底层的人们,在农村也在寻找地方。 因为以现在人们的收入水平去玩还没问题。 特别是听说附近有好吃的和好的特产,就邀请几个人去品尝和购物。 这三级人去乡下。 乡村旅游的前景更好。

“刘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发何处”

乡村旅游的开发首先激活了空闲的资源。 闲置资源本来就不是比较有效的,不能产生价值。 一个是包括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在内的闲散劳动力,他们在家无所事事,但景点开发后,他们都在工作,同时从低质量、低价格的劳动力变成了高质量、高价格的劳动力。 典型的事例是陕西省兵马俑。 开发后,周围村子里的老人和老奶奶晚上来村头请各种外语老师教外语。 记住一个money,就可以和外国游客讲价。 二是闲散时间。 原来村民耕地一个月,过年三个月,闲着8个月空,打牌、消遣、晒太阳,失去了时间。 旅游业一兴旺,整天忙于赚钱,恨不得一天变成两天。 第三个是闲散住宅。 目前,全国有2亿多农民工,农村至少有数千万间闲置房屋可以开发利用。 农民工和房子的关系归结为两只老鼠,把房子住老鼠,上街租只老鼠住的房子。 把老鼠住的房子改造成业主住的别墅,价值很快就会显现出来。 这里有一个问题必须特别观察。 改造农舍必须用城市人民的眼睛而不是农民的眼睛来看。 外面越老越老越老越老越老越老越老越老越老越好。 中国只要是现代的就有现代的。 一言以蔽之,外面的五千年,必须改造成里面的五星级标准。 第四个是偶像风景。 断桥、溪流、老房子、老树,也许会成为吸引游客的风景,也许会留住游客。 五是物质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 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风土人情,这些当地人不以为然,但在游客眼里却很新鲜,所谓风景都是外地人的风景。 乡村旅游是推进三产融合的重要线索。 游客不仅要去吃,还要住在乡下,购物,所以购物带动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 农产品本来就很便宜,通过包装和加工可以增加价值,以数倍的成本出售。 二是推进城乡交流。 二元制度使城乡之间长时间隔离,旅游使城市文明、城市项目、资金、人才等流向农村。 三是促进农村供给侧结构改革。 城里的人们需要去乡下旅行,乡下有时应该工作。 提供这样的诉求,让城乡之间顺应市场规律,齐头并进,是乡村重建千载难逢的绝好机会。

“刘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发何处”

乡村旅游地的建设,无论是哪种类型,通常都要十分有效。 第一,能看到风景。 第二,被称为有线可连。 很多景点像珍珠一样闪耀,连成一串才能留住人。 第三,有一条路。 要修路,还不能有三条跳跃路。 即,车在路上跳,人在车上跳,心在肚子里跳。 第四,看起来很好吃的东西。 农家的蔬菜对城市的人来说很新鲜。 第五,有房间。 必须改造房子。 第六,可以买东西。 第七,可以在网上鉴赏。 这包含两层意思。 一个是在网上发布旅行前的新闻,把观光地做成照片和复印件发布在网上。 按照现在的趋势,游客通常在来观光地之前会点击看网上介绍的东西,所以必须展示最美的观光地。 另一个是宽带互联网,游客居住的地方需要网线,可以连接世界和新闻。 第八,有经验。 提供体验栽培业、养殖业、体验插秧、收获的场所。 第九,有文化。 为了自然地融入其文化氛围中,让大家了解一点当地的民风民俗,需要包括一点土话等在内的民风民俗的表演。 第十,带着爱意去送。 常言道,游客永远忘不了那个地方,总是怀念那个地方,产生亲近感,总是寄托感情。

“刘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发何处”

三、科学技术的移植

科学技术移植是指现代科学技术进入农业、农村。 目前,我国机器人技术正在飞速发展。 机器人参加大学入学考试,目标是进入要点大学,到了2010年的时候目标是考上清华北大。 所以智慧农业要进入我们的视野,互联网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 今天,我们的科学技术对农业的贡献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关键是农村缺乏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人才,厌恶农弃农的社会风气使精英远离三农。 三农最大的问题是缺乏现代因素,要注入现代因素,需要现代设施等硬件建设,但首先需要掌握现代知识的接受主体。 否则,无论多么先进的设备,多么发达的技术,多么优秀的管理,都没有意义。 我们的农民需要赶上这个时代,特别是新型农民。 处理这个问题,首先要搞好农村教育,搞好孩子。 农村5亿多劳动力,平均教育时间不到8年,我们在未来会留下什么样的孩子,这些孩子会给我们留下什么样的未来? 因此,抓好孩子的教育是农民的希望、农村的希望、农业的希望。 现代元素能够顺利注入三农的根本是有很多能够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接受主体。

“刘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发何处”

(/h/)四、经营开放

农业的经营一定要活跃起来。 第一,土地被激活。 我国现在的土地太零碎了,一户十亩的承包地分成七八块,甚至十几块。 这是为了进行土地流转,迅速发展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首先要规模化,这种规模化当然只能适度。 为了土地流转,必须尊重农民的意志,尊重市场规律。 二是产权制度改革。 产权制度改革必须抓紧进行。 因为只有产权明确了,其价值的附加值才能实现。 产权改革必须明确谁是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谁是社区的成员。 这个问题在发达地区尤为突出。 在当地呆了几十年的人,因为不是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所以没有享受集体经济财产的权利。 并且,也有二三十年前不在村子里的集体经营组织的成员,他同样享受着集体福利。 这种人权力不在,权力在人,人在人,人在人,人在人,矛盾非常多,很杂。 处理办法是充分尊重当地群众的意愿。 三是组织化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都是激活政策。 首先,充分利用土地,从生产团队承包到家庭。 其次,搞活经营,承包到家,但不是谁想种什么。 自从取消统一收购统一销售后,农民就有了自主经营权。 再次,如果搞活行业,农民只能种田,只能务农。 之后,迅速发展乡镇公司,使农民拓宽了收入渠道。 最后,在空之间进行激活。 以前农民只能在本乡本土,后来被允许进城,今天可以自由出国。

“刘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发何处”

今天,我们要特别关注农民组织化问题,要搞活组织,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目前,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有140多万个,但完全跟不上诉求。 外国农民必须一个人参加多个社会组织,否则今后也无法继续快速发展。 在农民组织问题上,今天必须把农民组织变成农民组织。 虽然是语序逆转,但意思完全不同。 组织农民,农民被动,让他做什么他都做什么。 农民组织是农民自己站出来组织自己,为自己服务,是自主的。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农民组织只是龙头公司当领导,或者退休干部当领导,农民只是被动参与,这种情况需要改变。

“刘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发何处”

(/h/)五、生态保育

生态保护是为了子孙后代的大问题。 我知道杜甫有首诗叫《国破山河》。 今天,绝对不能用山河破坏国家。 特别是一些风景名胜区是花了数亿年形成的,即使破坏了也什么都没有了,无法修复。 因此,中央特别关注这个问题,可以说是古今中外实行最严格的政策——生态终身责任追究制。 但是,这个政策很难执行。 由于费时、人多面广、量大,要分清责任并不容易,需要在实战中深入探讨,建立完善的制度。 另外,面源污染问题一定要治理。 目前,农药、化肥的施用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面源污染尤为严重。 这些化肥农药残留在土壤和地表水中,造成土壤污染,种植的农作物无法保证质量,造成恶性循环。 目前,必须注意除草剂和农田膜两种污染。 这两种污染现在越来越严重,其危害也不容低估。 习总书记关于绿山河无非是金山银山的名言是形象的比喻,也是深刻的哲学命题。 要完成这个大文案,只有上下之力,左右合作,前后照应,万众一心,才能实现既定目标。

“刘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发何处”

(/h ) )六、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的核心问题是两公问题。 两公是指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应延伸到乡村,特别是两个最基本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教育和卫生。 义务教育有两个基本特征。 一个是不要钱,另一个是就在附近。 现在,不花钱基本上已经实现了,但不能就在附近。 由于10多年的拆迁和学校合并,农村学校从59万所减少到了现在的27万所。 据相关调查,农村小学生家与学校的距离平均为10.86里,中学生为35里。 从实践上看,附近租不到的额外负担比钱还贵,在镇上租读至少一年要八千到一万,在县城租读通常要一万五到两万。 这是额外的消费,不是照顾孩子误工的费用。 另外,农民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也尚未解决。 由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医疗资源很好,现在农村的诊断正在向大城市推进。 也就是说,跑三千里,挂号三周,排队三个小时,看病三分钟。 看病难,看病贵,由此带来的负担非常重。 因此,这两种公共服务必须加大改善力度,使农村儿童的智力和体力足够强大。

“刘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发何处”

/h/)七、迎接新乡运动

年前,猛烈的乡村运动席卷了全中国,2000多万知青被送到了农村。 今天的新乡运动又悄然发生了。 不同的是,前者是被动的,是政治动员和行政干预的结果,现在发生的这个新乡运动,是自主的、自发的。 涵盖10个小组。 一是回乡创业的农民工,二是回乡创业的大学生,三是1977年、1978年、1979年三届毕业的大中专毕业生,改革开放高考结束后,这三届毕业生有200多万人。 在这200多万人中,大部分80%以上来自农村。 他们的乡愁最浓,乡愁最重,这些人大部分想退休后回乡生活第四代农民工,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外出打工。 今天,城市不需要他们了,他们必须回乡下。 五是我们的村长,现在全国有20万人以上,到了今年大概有40万人。 六名工作人员,即支教、支医、农业支援三人队。 三个队是强大的农业服务队。 七是扶贫干部。 目前,全国必须在年内全面实现小康,扶贫是头等大事,是共产党的两个百年目标之一。 目前,已向全国派遣54万扶贫干部到村里进行援助。 八是在前面提到的旅游中,去乡下的游客带来的新闻、项目、资金包括人才各个方面的资源非常多,所以一定要开发利用。 九是中国华侨。 我们有6000万中国侨民。 很多人在国家不景气的时候离家出走了。 今天,国家变强了,他们也老了,总是想落叶。 十是城市的退休人员,这个群体有一亿多人,他们饱受城市的疾病之苦,想着农村的生活。 目前,这10个群体正在向乡村运动,创业、服务和生活。 我们必须在制度设计方面事先做好准备以迎接这十大集团的到来。 这是前所未有的农村生活人才大运输,是处理三农问题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大机遇。 如何更好地利用这笔宝贵的财产,应该是三农就业的当务之急和关键。

标题:“刘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发何处”

地址:http://www.laszt.com/lhxinwen/4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