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65字,读完约2分钟

“我来自漳州府平和县,是农村人。 我家在崇山峻岭之中,四周都是高山……我总是想起自己孩子经常去的河边,听着河流的声音,仰望着高山,看着山顶的云的变化。”1971年,76岁的林语堂思念着故乡

现在,在林语堂的故乡漳州市和平县坂仔镇,占地168亩的林语堂文博园文化核心区——“文学小镇”正在建设中。

1895年,林语堂出生在这里,在这里接受启蒙教育。 “在林语堂成长的过程中,家乡给他的不仅是物质和地域的记忆,更是精神和文化的滋润。 ’42岁的黄荣才是和平县林语堂文学馆的馆长,一提到林语堂就立刻产生了兴趣。

林语堂故居位于坂仔镇中心小学校园一角,这里原有大小礼拜堂各一座,还有牧师楼、圣书楼等附属建筑。 经过多年的变迁,这些建筑物大多已经被拆毁,林语堂诞生的阁楼还在。

重新建造的林语堂故居由两个瓦木平房组成,其居住的房间约有10平方米,周围的墙壁上悬挂着林语堂不同历史时期的照片。 沿着古老的木制梯子爬上林语堂阁楼的卧室,从小窗户向外望去,院子里的凤凰树长得很猛,不远处有一条静静流淌的西溪。

“林语堂故乡打造“文学小镇”拒绝过度商业化”

“坂仔美丽的山、西溪秀美的水、童年纯真的梦、故乡难忘的情,渗透在林语堂的文化修养深处,进而影响了他的作品风格,形成了他幽默而宁静的精神境界。 ”黄荣才说。

从10岁开始,林语堂离开坂仔去厦门读书。 “当时的坂仔依靠水路与外部取得联系。 从这里到厦门,顺水是两天两夜,逆水回家需要三天三夜。 ’黄荣才说林语堂去厦门读书后,一年或半年才能回家一次。

之后,林语堂去了北京。 之后去了美国,去了台湾,故乡已经在天涯。 只是,故乡依然被梦想笼罩着。 在林语堂一生的文案中,对故乡的描写很多,他罗列了故乡对自己的熏陶,也怀念着他最初的爱情。 “我爱我们村的赖柏英。 小时候,我们一起捉了小龙虾。 我记得她蹲在小河里等蝴蝶落在她的头发上。 然后,悄悄地走开,竟然不惊动蝴蝶……但是,我们终于迫于情况,不得已分手了。 ”

“林语堂故乡打造“文学小镇”拒绝过度商业化”

目前正在建设的文化核心区呈管状,包括林语堂文化博物馆、五幌船码头等60个子项目。 除文化中心区建设外,坂仔镇还将建设林语堂江滨文化公园、修复林语堂故居、恢复周边古民居。

漳州市委书记陈冬表示,打造林语堂的文化旅游精品,必须重视自然原生态的留存与恢复,实现项目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快速发展,“要突出文化因素,不要过度商业化”。

标题:“林语堂故乡打造“文学小镇”拒绝过度商业化”

地址:http://www.laszt.com/lhxinwen/7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