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678字,读完约9分钟

《**镇年地质灾害治理方案及汛期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方案》通知各村、社区、镇直各部门:为加强地质灾害治理工作,贯彻“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减轻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危害。 根据镇政府的研究,为您寄送《**镇年地质灾害对策方案和汛期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方案》。 结合实际,请认真做好*城镇地质灾害治理工作方案一、城镇整体地质灾害现状我们城镇位于大别山区,地质结构多而杂,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山高坡陡,断层发育,降水和地表泾流及人类工程活动(建设公路, 地质灾害类型以滑坡、崩塌为主,其次为河岸崩塌。 特别是汛期多发、突发性。 2005年我镇“51”、“92”、2006年“726”发生大量滑坡、崩塌地质灾害,多处房屋倒塌,村乡道路多处受损,交通中断。 根据省、市、县调查统计,我镇有图书主要地质灾害防治点2处,**社区杨术冲不稳定斜坡和戴家河村鞍山滑坡被列为年中重点治理的地质灾害隐患。 为了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贯彻“以人为本,主要防治”的方针,根据有关规定和《**山县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政府事务局() 22号) )文件的精神,制定了《年**镇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及汛期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二、地质灾害的防治期根据以往地质灾害的发生时期和规律,通常地质灾害的发生期以汛期为主。 5-9月是滑坡、崩塌、泥石流的点位防范期,集中强降雨或长期连续降雨的时间段和之后的2-3天是点位防范期。 台风事件等其他极端异常天气时期属于动态地质灾害要点防治期。 由于人类工程学活动的诱发而引起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在时间上存在不确定性。 三、地质灾害快速发展趋势年,我镇地质灾害危害不如往年乐观,防灾形势依然严峻,地质灾害仍以崩塌、滑坡、不稳定斜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为主。 综合分析我们城镇地质灾害的现状、发生规律以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未来几年如果不能采取较为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地质灾害可能有逐年加剧的趋势。 1、我们城市发现的稳定性差或差的地质灾害危险点,在强降雨季节,有可能再次复活。 2、人类新的经济活动有可能引起新的地质灾害。 例如,村通道的建设和农民的切坡建设等,可能破坏岩土体的稳定,引起新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 四、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负责人地质灾害防治分级,分部门负责的大致是城镇人民政府和县主管局,危险点监测、预警负责人是城镇管理指导、地质灾害所在村书记、主任、部门负责人。 五、地质灾害防治措施1、实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制。 地质灾害防治按属地管理,大致分等级、分部门负责。 城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村(社区)主要由同志对本辖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 镇国土资源管理中心负责的行政区域内地质灾害防治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工作农村公路管理维修、水利、城市建设、教育等其他相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负责相关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2、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普及和培训。 加强地质灾害减灾防治知识教育,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地质环境的保护意识和地质灾害自检自救能力; 加强对城镇、村庄、群体监测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监测能力和水平。 教育部门要实际以地质灾害防治知识为教育文案,广泛开展“如何防范地质灾害,强化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活动。 3、建立汛期应急机制。 大力开展汛前调查、灾害预警、汛期巡逻、灾害应急解决工作。 城镇国土根据气象部门通知,及时发布天气和地质灾害预警新闻,国土、农村公路养护、城市建设等相关部门在汛前、汛期对要地的防范区域和危险点进行调查、巡逻、监督。 水利、交通、教育等部门在国土资源部门的指导下,负责各自管理范围内的地质灾害调查巡逻工作,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 各村、社区向受各家庭威胁的群众发放“防灾避险理解卡”,在国土所指导下加强监测点监测巡逻,遇重大危险及时报告。 对出现地质灾害前兆的区域或者地区,及时划定和公告危险区; 在危险区边界设置明显警告标志的各村、社区居民群体根据当地情况,及时组织受灾害威胁的居民和其他人员的转移,在情况紧急时,强制组织抗灾避险。 发生灾害时及时报告,镇政府根据情况启动应急预案,在镇防灾救灾指挥部指挥下,根据应急预案设计的疏散路线和避让场所,及时组织人员财产转移,确保人员生命财产安全,采取必要措施,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 4、镇政府编制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要点地质灾害危险点应急预案。 各村、社区在国土所指导下,编制本地区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要点地质灾害危险点应急预案; 根据需要成立地质灾害救援指挥机构和应急救援队伍,充分配备应急救援物资,及时组织要点地质灾害危险点应急预案演习,提高应急响应和救援能力。 5、加强地质灾害测组工作。 城镇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小组对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了要点巡逻和应急调查。 要点防范期间,地质灾害易发地区村组应当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情况巡逻,落实防治措施; 逐步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制、灾害危险区域(点)监测和防范任务,落实到各村、社区、具体监测人员,签订责任书。 具体监测工作由镇政府安排受威胁单位和个人负责,做好测群防控工作。 六、反复完善汛期值班制度、危险巡逻制度和灾情快报制度。 各村和社区在汛期,特别是极端天气要加强值班,确保通信畅通,新闻传播准确及时,做好值班记录。 加强汛期定期监测和所需时段监测,确保汛期每周监测一次,所需时段每天监测一次或多次。 发现危险情况时及时向镇国土所报告“镇防指”,接到报告后,由镇国土所立即进行现场调查,采取比较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7、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防治地质灾害。 镇政府根据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需要,每年安排一定的地质灾害防治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地质灾害监测、预防、应急和自然因素形成的要点地质灾害危险点或新出现的地质灾害危险点的管理。 工程建设等人为因素引起的地质灾害治理费用,按照“是谁引起的、谁管理的”的基本原则,责成责任机关限期治理,消除地质灾害的危险性。 8、加强对有地质灾害危险性地区新建工程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的判断调查,对有地质灾害危险性隐患的地区,进行地质灾害判断调查管理后规划工程建设。 六、制定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是应对突发性地质灾害的重要措施,以不发生人员伤亡、尽量减少人员损失为首要目标,努力确保人员生命安全,减少财产损失。 应急救援工作人员实行“统一指挥、分担责任、相互配合、快速高效”的大致方案。 (一)组织机构根据我们城镇的实际业务情况,城镇设立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指挥部,与城镇防洪抗旱指挥部共同办公。 在镇党、政府的直接指挥下,镇指挥部统一指挥了全镇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设立了办公室和几个应急工作小组。 1、综合办公室的首要职责:负责各类新闻的收集、审查、发送、管理,掌握和综合台风、山洪波及地质灾害的动态情况,负责各业务组的协调。 2、工程技术组、检查组:负责制定防灾救灾方案、应急措施方案、水毁业方案、应急措施计划和技术指导; 组织地质灾害易发地区等的工程巡逻、人员财产安全巡逻,开展安全运行管理,负责地质灾害防治、抢险、抢险、救援工作检查。 3、救灾小组:人员和重要物资紧急转移部署,指导或支援灾区医疗卫生防疫工作; 负责水利、电力、交通、通信、校舍、供水等受损设施的应急维修,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4、核灾害调查小组:负责掌握、总结收集人员和物资的应急转移和灾害造成的损失情况,报告核灾害、灾情数据和灾情判断。 5、后勤保障组:负责抢险救灾车辆、船舶等应急工具、救生、抢险救灾物资的采购和调运; 负责救灾人员的生活保障和上级工作小组及慰问团的接待,配合救灾小组转移群众的安置,为临时安置灾民采购和供应第一批食物和生活必需品。 (二)防治方案一、灾前预报。 气象部门提供的异常暴雨天气预报或监测地点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向有关领导和县指挥部报告,落实责任制,做好预警推进,核查和管理要点,突出“防”字。 紧急情况下,镇指挥部发布了临灾预报。 2、灾害时的应急措施。 临灾预报发布后,预报临灾区即进入应急期,城镇地质灾害防灾救灾指挥部及各职能工作队根据职责分工进入临灾应急状态,为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迅速采取较为有效的措施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 3、灾后应急处置(1)发生地质灾害时,县地质灾害防灾救灾指挥部工作人员迅速到现场了解灾情,明确灾后应急工作规模,协助镇防灾救灾应急分队进入灾区进行人员救助和工程救治工作; 及时动员受灾群众、受威胁居民和其他人员,将按照事先计划设计的避难路线和避难场所转移到安全地带,并按照规定及时向上级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门报告灾害情况。 二)灾害发生后,各职工群体按计划分工,在指挥部统一指挥下,尽快进入应急工作状态。 )三)根据地质灾害应急解决的需要,镇人民政府可以紧急调整人员、物资、交通工具和相关设施,根据地质灾害灾情和地质灾害防治的需要,统一规划,安排灾区重建工作。 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组织机构人员名单(略) ) )日元) )。

标题:“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及汛期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

地址:http://www.laszt.com/lhxinwen/3900.html